野烧平原别有天,腾阳遥望亦凄然。
山当睥睨迎征盖,路绕荒芜起暮烟。
几队材官仍戏马,数家禾黍更连阡。
朔风多少离人思,总为边陲旅梦牵。
野烧平原别有天,腾阳遥望亦凄然。
山当睥睨迎征盖,路绕荒芜起暮烟。
几队材官仍戏马,数家禾黍更连阡。
朔风多少离人思,总为边陲旅梦牵。
这首诗描绘了边陲之地的辽阔与苍凉,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与思乡之情。首句“野烧平原别有天”,以野火烧遍平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景象,仿佛另一个世界般神秘而遥远。接着,“腾阳遥望亦凄然”一句,通过远眺升起的太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
“山当睥睨迎征盖,路绕荒芜起暮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与行旅之人的状态。山峦巍峨,似乎在迎接行人的到来;道路蜿蜒,荒草丛生,暮烟缭绕,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
“几队材官仍戏马,数家禾黍更连阡”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生活场景,既有士兵的嬉戏,又有农人劳作的景象,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最后,“朔风多少离人思,总为边陲旅梦牵”点明了主题,朔风中蕴含着无数离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思绪如同被边陲的旅梦所牵引,难以割舍。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人们复杂的情感世界。
龙蟠虎踞帝王州,春色先归十二楼。
花气夜随香雾合,莺声朝带彩云流。
乌衣子弟青丝骑,桃叶佳人翠翰舟。
最是江南佳丽地,酒旗歌板易淹留。
八年曾过清溪曲,一渡溪桥泪相续。
风吹澹圃柴门开,芳径无人鸟啼竹。
忆昔曾随杖履入,枫叶芦花秋可即。
长公觞客我公笑,醉归同卧茅堂侧。
读书堂前月满帘,犹记当年奉颜色。
方瞳鹤发今何在,冥漠游魂招不得。
溪花乱落溪水东,夜台自此无消息。
我今三年父不见,绵绵此恨方无极。
孤儿惟下吊孤儿,泪眼相看天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