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容光艳世无寻,供养端宜紫竹林。
我愿将身化童子,朝朝合掌拜观音。
佛容光艳世无寻,供养端宜紫竹林。
我愿将身化童子,朝朝合掌拜观音。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菩萨的神圣光辉,无人能及,适合在紫竹林中供奉。诗人表达了强烈的虔诚愿望,愿意化身为童子,每日清晨合掌礼拜观音。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修行的决心,体现了清代文人孙原湘对于超凡入圣境界的向往。诗中的“佛容光艳”、“紫竹林”、“朝朝合掌”等词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宗教氛围。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
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宝装鞍,金作镫,玉为鞭。
须臾得志,纷华满眼纵相谩。
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于我亦徒然。
万事付一笑,莫放酒杯乾。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谁知经界良规。
是三代相传古法遗。
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
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
公子去,定致身鹓序,接武龙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