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殊未央。
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
啼蛄吊月钩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秋夜长,殊未央。
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
啼蛄吊月钩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这首《秋夜曲》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
首先,“秋夜长,殊未央。”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之夜,漫长而未尽,营造出一种悠长、寂寥的氛围。
接着,“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描述了室内景象:秋夜中,一盏昏黄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洞房内一片幽暗,只有天上的银河在东西方向洒下淡淡的月光,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啼蛄吊月钩栏下”一句,通过“啼蛄”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仿佛是在月光下低吟浅唱,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哀愁。
最后,“寒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寒冷来临之前,能够收到温暖的衣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关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