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诸邑遍立粥厂高旗旗书抚院明文饥者之口果及粥乎否也》
《见诸邑遍立粥厂高旗旗书抚院明文饥者之口果及粥乎否也》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独怜疮补计,今下肉糜文。

巧妇炊谁见,邦人谷未闻。

群哺非易合,中饱竟难分。

自古流图绘,何时达圣君。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首联“独怜疮补计,今下肉糜文”以“疮补计”比喻社会问题的修补策略,而“肉糜文”则可能暗指那些表面华丽却无实质内容的政策或言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

颔联“巧妇炊谁见,邦人谷未闻”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巧妇”比作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但“炊谁见”和“邦人谷未闻”则暗示了这些有能力的人的努力并未被看到或听到,即他们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响应,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执行不力的问题。

颈联“群哺非易合,中饱竟难分”中的“群哺”可能象征着集体的福利或共同的目标,“非易合”表达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中饱”则暗示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贪污或不公平现象,“竟难分”则强调了区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尾联“自古流图绘,何时达圣君”表达了对历史经验的回顾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即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的智慧和方法(“图绘”),但何时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状态,让圣明的君主能够实施这些智慧,改善民众的生活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变革和理想实现的深深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社会正义、公平执行、信息透明度以及领导者的责任等方面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挽吴春伯

入门诸子哭褰衣,痛说严君属纩时。

病重刀圭难作效,家贫衾含不如仪。

从春屡有登临约,近日方无唱和诗。

执绋南屏山下路,悲风吹乱绿杨丝。

(0)

贺郑枢齐·其十

九秋硕果烂枝繁,中养蟠桃千岁根。

政用斯时祝箕寿,永扶皇极正乾坤。

(0)

春晚

水边寂寂苍苔晚,犹有东风为掩扉。

一砚落花人睡起,半帘微雨燕飞归。

旧时小草尘侵户,隔日馀薰润入衣。

客又不来吟又懒,小山相对拂金徽。

(0)

见欧制干·其一

殿西歌彻采薇声,记室烦君为一行。

窦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

文书昼静旌旗捲,筹画宵閒鼓角清。

今日元戎前长史,步趋脚迹好门生。

(0)

维摩居士赞·其二

示疾毗耶,平地风波。医不得处,病在口多。

(0)

常思惟大士赞·其一

瞪目谛观时,风丝万绪风。

一声潮雪响,打入正思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