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
《浪淘沙》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酒尽恰天寒,鹿柴恒关。漫劳曲米想云安。

尽日疗饥惟黛色,多谢青山。

花县忽分餐,猿鹤齐欢。溪南村老杖藜观。

怪汝炊烟飘一缕,瑞雪同看。

(0)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静谧画面。开篇“酒尽恰天寒,鹿柴恒关”两句,以酒尽与天寒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寒意渐浓的氛围,鹿柴的关闭则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接着“漫劳曲米想云安”,通过想象中的佳酿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尽日疗饥惟黛色,多谢青山”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以黛色的山峦为背景,青山仿佛在回应着诗人内心的呼唤,给予心灵上的慰藉。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下半阙“花县忽分餐,猿鹤齐欢”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花县的美食与猿鹤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场景。特别是“溪南村老杖藜观”一句,通过一位老者手持藜杖在溪边观景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怪汝炊烟飘一缕,瑞雪同看”两句,以炊烟与瑞雪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冬日特有的景象,也寓意着生活中的平凡与美好并存。炊烟的飘渺与瑞雪的洁白,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冬日画卷,传递出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丙子人日·其一

百尺楼前花满庭,秾阴丽日户常扃。

忽闻物候为人日,见说吾生是岁星。

老去自怜眸已眊,客来何意眼犹青。

缕金人胜聊从俗,笑向西园帖画屏。

(0)

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其三

欲从河朔觅金兰,百岁宁如一日欢。

迹混渔樵惟笠屐,游同鹿豕尚衣冠。

长林丰草身还健,冷炙残杯兴未阑。

把臂但须开口笑,白头努力共加餐。

(0)

吊朝云墓用归善陆令公韵·其一

万斛春光一段情,荒丛抔土忆倾城。

言从天上寻衾抱,不向人间浪目成。

芳草已怜浮蕊尽,游丝休逐片云轻。

见说梨花不同梦,可曾石上话三生。

(0)

陈景文病笃以大梦诗见别因次其韵复之捐四金以经纪其后事

嗟君肮脏向人间,泉石烟霞日日閒。

半世无家空白首,千秋有骨在青山。

良朋寝右空馀涕,遗草囊中不用删。

始信去留皆大梦,月明华表几时还。

(0)

王宪度明府招饮时以目疾不能赴移席小寓诗以谢之

瞻依偃室愧嘉宾,褦襶何辞触后尘。

下榻不留歌铗客,曳裾原是受廛人。

白头壤父扶藜至,青鬓神君设醴频。

自笑欲从阳里子,尚期倾酿吐车茵。

(0)

刘廷翰将军自碣石移阃郡屯走币索诗赋赠

春明细柳碧油开,横槊题诗上将台。

玉陛忽惊闻鼙鼓,金城先喜辟污莱。

谁擎赤日行天去,君驾长风破浪来。

自笑白头为揖客,尚能铭勒象牙堆。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