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洗崖嶂,奔泉会空曲。
流为千丈溪,泓停深似玉。
霞吟发彩翠,花艳分红绿。
浦云自点缀,岸峰相映烛。
旁穿震泽口,直泻颐山腹。
日暮扁舟来,渔歌出湖洑。
积雨洗崖嶂,奔泉会空曲。
流为千丈溪,泓停深似玉。
霞吟发彩翠,花艳分红绿。
浦云自点缀,岸峰相映烛。
旁穿震泽口,直泻颐山腹。
日暮扁舟来,渔歌出湖洑。
这首明代马治的《罨画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积雨洗崖嶂,奔泉会空曲",展现了雨后山川的清新与活力,水流在曲折的山涧中汇聚成千丈长的溪流,清澈见底,犹如深藏碧玉。接下来的"霞吟发彩翠,花艳分红绿",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霞光和花朵以生命力,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浦云自点缀,岸峰相映烛"进一步描绘了水边云雾缭绕,山峰倒映其中,如同烛火般明亮,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溪流穿过震泽口,直泻颐山腹,展现出溪流的动态之美。最后,日暮时分,扁舟荡漾,渔歌悠扬,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罨画溪的自然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