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此地得何晚,见孤芳陋群妍。
小试凤楼工巧,终图麟阁风烟。
嗟此地得何晚,见孤芳陋群妍。
小试凤楼工巧,终图麟阁风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深的作品,属于六言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个人才华未被发掘的无奈。
"嗟此地得何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机会难得的感叹。在这里,“此地”指的是能够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何晚”则是询问何时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带有一种无奈与急迫的情绪。
"见孤芳陋群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的现实。尽管周围充斥着一般的花朵(群妍),但诗人却只关注那寂寞而出众的奇葩(孤芳)。这里,“孤芳”象征着诗人的独特才华,而“陋群妍”则是对那些平庸之辈的比喻,表明诗人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
"小试凤楼工巧"一句,通过“小试”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但这种展示还很有限。这里的“凤楼”象征着高贵或理想之地,“工巧”则指诗人的技艺和才华。这句话传递出一种虽然有所作为但仍然不足以被广泛认可的情绪。
"终图麟阁风烟"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与憧憬。尽管目前的状况让人感到不满,诗人依旧怀揣着成为“麟阁”(象征着最高荣誉和地位)上的栋梁之材的梦想。在这里,“风烟”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风景,也可以指代世事的变迁,暗示了即便是理想中的成就也可能会被世间的变化所影响。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才华的自信与对外界认可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未来的憧憬。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往者游青城,犹及二三老。
稽首出世师,数语穷至道。
妻子真弊屣,弃去恨不早。
俯仰才几时,残骸日衰槁。
吾儿有奇骨,亦复至幽讨。
金丹傥可成,白发何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