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高卧几黄昏,依约灵岩隐卧痕。
云磴屈蟠侵鸟道,翠屏环合掩山门。
净名花界开中叶,兴圣莲宫庇上尊。
不就卜居殊胜地,忍冲烟霭下孤村。
卧龙高卧几黄昏,依约灵岩隐卧痕。
云磴屈蟠侵鸟道,翠屏环合掩山门。
净名花界开中叶,兴圣莲宫庇上尊。
不就卜居殊胜地,忍冲烟霭下孤村。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游奉圣州龙岩寺》描绘了一处深藏于崇山峻岭中的古寺景象。首句“卧龙高卧几黄昏”以卧龙比喻寺庙的静谧与神秘,暗示了寺庙位于人迹罕至之处。次句“依约灵岩隐卧痕”进一步强调了寺庙隐藏在灵岩之中,仿佛是历史的痕迹。
“云磴屈蟠侵鸟道”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山路险峻,仅容鸟儿飞过,展现了山势之陡峭和寺宇选址的奇特。而“翠屏环合掩山门”则以翠绿的山峦环绕,如同天然的门户,增添了寺庙的幽深与宁静。
“净名花界开中叶,兴圣莲宫庇上尊”两句,通过“净名”和“兴圣”这样的佛教词汇,点明了寺庙的宗教性质,同时描述了寺庙内的花卉盛开和莲宫的神圣氛围,给人以清修与祥和之感。
最后,“不就卜居殊胜地,忍冲烟霭下孤村”表达了诗人对如此佳境的赞叹,认为此处是修行者的理想之地,然而他并未选择在此定居,而是忍心离开,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留恋或某种使命的担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岩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学的敬仰。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
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
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
摇笔起风霜,推诚结仁爱。
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
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
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
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
当结九万期,中途莫先退。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文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