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雅集图为邹侍讲仲熙赋》
《雅集图为邹侍讲仲熙赋》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王氏昔贵盛,幽赏寓西园。

佳花杂芳卉,脩篁荫丛兰。

瑶林郁深秀,亭榭无嚣氛。

时雨被繁绿,好鸟鸣间关。

兴言念君子,列籍联衣冠。

光风汎瑶席,馀霭袭芳樽。

豆笾既有序,咏歌何纷纭。

杯至迭酬酢,剧谈有馀欢。

挥麈睇飞鸿,解缨濯流泉。

援琴度逸响,洒翰生云烟。

夷旷各有得,意适欲忘言。

遗风寄图画,高致邈难攀。

兰亭世已远,所托在斯文。

苏黄去已久,光价重玙璠。

抚事增永叹,徒此怀清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风雅与高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美景,如繁花、修竹、丛兰、瑶林、亭榭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春雨滋润着茂密的绿色植物,鸟儿在枝头间欢快地鸣叫,增添了生机与和谐。

聚会的文人们列坐于排列有序的席位上,饮酒作乐,谈笑风生,气氛热烈而融洽。他们或挥麈谈论,或解缨濯足,或弹琴挥毫,各展才艺,意趣盎然。诗中还提到,他们仿佛能与自然界的飞鸿、泉水对话,心灵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满足。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种高雅情操的流逝,只能通过图画来寄托对这种精神境界的怀念。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这种文人的风范和才华依然被后人所珍视,如同珍贵的宝玉一般。整首诗通过对雅集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哭黄藜阁同年八首·其七

未能将寿补蹉跎,付托楹书奈老何。

昔日戏言君记取,不教牛背听秧歌。

(0)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八首·其七

故国漂摇剩此身,勉扶冲主奉明禋。

状元衣钵文山后,无愧当时第一人。

(0)

奉和缪书屏见寄

结赏在蓬藋,如君复几人。

虚怀佩归竹,旧意感劳薪。

野衲休饶舌,遗民耻献身。

相要如水淡,不更慕雷陈。

(0)

时事杂感四首·其二

一木何曾大厦支,每从婞直得猜疑。

有穷乘乱因民日,安汉欺心下士时。

已分出山成小草,转嫌投鹊竟无枝。

故宫未便伤禾黍,朝践何年奉羽仪。

(0)

和叶荭渔友赵某墨菊二首·其一

缟袂仙人今尚存,全凭墨客与招魂。

师雄他日重相忆,却下较浮过范村。

(0)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其一

秋来归梦满天涯,丛菊开时道路赊。

倘遇君家章士雅,好寻古镇问黄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