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曷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归。
人固舍吾而弗从,吾安得徇人而从之。
昔所闻其是兮,今也见之则非。
嗟若人之弗类,尚何足以与为。
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从谁。
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
行曷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归。
人固舍吾而弗从,吾安得徇人而从之。
昔所闻其是兮,今也见之则非。
嗟若人之弗类,尚何足以与为。
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从谁。
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行曷为兮天下,老吾身而不归"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于已经变迁的世界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失落。诗中的“老吾身”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消亡感。
接下来的"人固舍吾而弗从,吾安得徇人而从之"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些已经背弃自己、不再跟随自己的朋友或同伴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徇”字用得非常传神,它既包含了请求也含有哀求之意。
"昔所闻其是兮,今也见之则非"一句,揭示了对过去信仰或认识的怀疑和否定,反映出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嗟若人之弗类"表达了一种悲哀,这里的“弗类”意味着无法归类,不同流合污,是一种对于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无奈感受。
最后的"彼天下之皆然,嗟予去此而从谁。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则是诗人的决断与自信的表达。在这里,“彼天下之皆然”强调了这种无奈感受的普遍性,而“嗟予去此而从谁”则是在这个普遍性的背景下,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和方向的迷茫。然而,紧接着的"信亦命已矣夫,固行兮而曷疑"却表现出一种坚定和不疑惑,这里的“信”是对自己选择的肯定,“固行兮而曷疑”则是一种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世界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春雁南归何迢迢,家在衡阳万里遥。
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标。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云树郁岧峣。
潇湘夜雨寒芦暗,黄陵苦竹垂新条。
九疑九曲纷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
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
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
送君行,行且谣。
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
今日南浦头,明日湘江渚。
苍梧云去湘水深,犹记啼痕染竹处。
断行且莫怨离群,缄书为寄洞庭君。
黄鹤楼空山月白,好去吹箫弄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