砑纸调铅粉,凝妆却翠钿。不知雕饰本天然。
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
春光已是十分妍。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
记否当年,百花头上意绵绵。
砑纸调铅粉,凝妆却翠钿。不知雕饰本天然。
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
春光已是十分妍。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
记否当年,百花头上意绵绵。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的情景。"砑纸调铅粉"写她细致地研磨纸张,调和铅粉,准备化妆;"凝妆却翠钿"则描绘了她精心装扮的过程,可能是在取下翠钿以显露出自然之美。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女子天生丽质的赞美,认为无需过多雕饰,她的美丽已足够出众。
"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寓意她如春天盛开的花朵,无需与群芳争艳,自能独领风骚。接下来的"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通过比喻,将她的美比作明亮的月光和轻盈的云朵,进一步强调其清新脱俗。最后两句"春光已是十分妍,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回忆起当年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春光与她一样动人,还有那明亮的银丸晶烛见证过他们的甜蜜。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岁月的记忆,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美人废琴瑟,不是无巧弹。
闻君郢中唱,始觉知音难。
惊蓬无还根,驰水多分澜。
倦客厌出门,疲马思解鞍。
何以写此心,赠君握中丹。
天台山最高,动蹑赤城霞。
何以静双目,扫山除妄花。
何以洁其性,滤泉去泥沙。
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
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
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
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