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沐烟梳冉冉时,朗然新月似蛾眉。
傍人尽向天边觅,不信蟾宫在树枝。
露沐烟梳冉冉时,朗然新月似蛾眉。
傍人尽向天边觅,不信蟾宫在树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露沐烟梳冉冉时",通过描绘露水润湿、轻烟缭绕的清晨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朗然新月似蛾眉",诗人以新月比喻女子的秀眉,形象生动,展现了月亮的明亮与娇媚,也暗含了对女性美的赞美。
接下来的"傍人尽向天边觅",暗示人们常常仰望远方,寻找理想或寄托,而"不信蟾宫在树枝"则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月宫的向往,认为真正的美好并非近在眼前,而是如嫦娥居住的遥远仙境般存在于高高的枝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情,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陈耆卿作为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生活和理想的独特见解。
死生虽云隔,岂能隔吾情。
吾情无生死,一意通幽明。
新魂必迷罔,自痛离其形。
旁观骨肉哀,惨悽倍于生。
生者能为主,依恋终相萦。
生者苟渐忘,无归愈飘零。
委形如爪发,朽腐难为灵。
圣人识情状,致斋极精诚。
立尸而后祭,何疑于礼经。
幽忧成简出,苦吟成心疾。
有诗不与人,聊自呕抑郁。
故人偶相从,借酒道契阔。
樊山忽入坐,真若山排闼。
感君已再顾,诣谢意久阙。
微雨花覆窗,小坐极可悦。
诘朝出新句,语妙多曲折。
形骸殊声气,疏者孰与密?
庶为知者道,流俗莫强聒。
春归益闭户,刻意还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