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请看松柏参天处,翠辇当年竟日停。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请看松柏参天处,翠辇当年竟日停。
这首明代诗人俞文献的《送少司成朱文石之金陵》描绘了送别友人朱文石前往金陵(今南京)的场景。首句“钟阜龙蟠赤帝庭”以钟山的蜿蜒起伏象征南京的雄伟气象,将金陵比作古代帝王的宫殿。次句“更从北斗借文星”则寓意朱文石才情出众,如同北斗星般璀璨,借文星之光去金陵传播学问。
“燕台仙侣怜双管”中的“燕台”可能暗指南京的燕子矶,以“仙侣”形容朱文石在金陵的学术伙伴,而“双管”可能是乐器,表达对朱文石音乐才华的赞赏。接下来,“白下诸生有六经”提到金陵学子众多,拥有丰富的儒家经典,暗示朱文石将在此地教授学问。
“璧水细通玄武曲”中的“璧水”可能指的是秦淮河,它流经南京,与“玄武曲”相映成趣,描绘出金陵的水色风光。“讲堂朝对孝陵青”则点出朱文石将面对着明孝陵授课,孝陵代表了明朝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最后一句“请看松柏参天处,翠辇当年竟日停”以松柏的坚韧和孝陵的庄重,寄寓对朱文石坚守学问、光大传统的期待,同时暗示朱文石的到来将为金陵带来长久的文化影响,连翠辇(帝王车驾)也为之驻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朱文石的赞美和对金陵文化的敬仰,以及对朱文石在金陵学术生涯的美好祝愿。
骚客多吟咏,无非泥酒杯。
君知侬澹泊,岁岁几番来。
去年雨多浸坤轴,排檐日日注银竹。
菊花已老强飘黄,荷叶虽枯犹护绿。
今年梅雨久不来,暑风吹乾生尘埃。
苦求涓滴润田亩,敢望潋滟添酒杯。
昨日雨意十分好,雨声不断真是宝。
谁知好处放些悭,尚使老农恼情抱。
拙翁负丞方五旬,为民致祷施殷勤。
飞云渐黑开又合,恋恋未竟林花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