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飞矣,或群或伍。孰是人斯,茕茕其处。
- 鉴赏
这首诗《古怨诗(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鸿雁的飞翔场景,隐喻了人间的孤独与悲苦。诗中以鸿雁的群体与个体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孤独者的深切同情。
“鸿雁飞矣,或群或伍。” 开篇以鸿雁飞翔的景象入题,鸿雁通常成群结队飞行,象征着团结与和谐。然而,“孰是人斯,茕茕其处。” 这一句转折,将视线转向人间,指出在这样的和谐之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孤独的状态,如同孤雁独行,形单影只。
“茕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孤独者的形象,他们仿佛是世间的一抹微光,在广袤的世界中显得格外孤单。这种孤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它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某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社会现象,寓意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使得作品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关留别主人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
羸马客程秋草合,晚蝉关树古槐深。
风生野渡河声急,雁过寒原岳势侵。
对酒相看自无语,几多离思入瑶琴。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
故人南台秀,夙擅中朝美。
拥传从北来,飞霜日千里。
贫居幸相访,顾我柴门里。
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王程遽尔迫,别恋从此始。
浊酒未暇斟,清文颇垂示。
回瞻骢马速,但见行尘起。
日暮汀洲寒,春风渡流水。
草色官道边,桃花御沟里。
天涯一鸟夕,惆怅知何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