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本说客,著书自穷愁。
马迁下蚕室,史笔垂千秋。
楚泽放灵均,漆圆饿庄周。
伊人一何否,举足罹愆尤。
文章实大业,宁与富贵谋。
峨峨金张第,七叶开王侯。
一朝随物化,荣耀同蜉蝣。
虞卿本说客,著书自穷愁。
马迁下蚕室,史笔垂千秋。
楚泽放灵均,漆圆饿庄周。
伊人一何否,举足罹愆尤。
文章实大业,宁与富贵谋。
峨峨金张第,七叶开王侯。
一朝随物化,荣耀同蜉蝣。
此诗《咏史八首(其五)》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探讨了文学创作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首句“虞卿本说客,著书自穷愁”,以虞卿为例,说明他原本是游说之士,因著书立说而陷入困顿。接着“马迁下蚕室,史笔垂千秋”将笔锋转向司马迁,指出他在遭受酷刑后,却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历史著作。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文学创作虽可能带来个人的困苦,但最终能留下不朽的印记。
“楚泽放灵均,漆圆饿庄周”则将视角转向屈原和庄子,前者被流放,后者生活贫困,但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却影响深远。这进一步强调了文学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即即使在逆境中,文学也能成为超越个人命运的力量。
“伊人一何否,举足罹愆尤”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指出他们虽然遭遇不幸,但其作品却为后世所传颂。最后,“文章实大业,宁与富贵谋”总结道,文学创作是伟大的事业,不应为了追求富贵而牺牲,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峨峨金张第,七叶开王侯”描绘了权贵之家的显赫,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文学与权力、财富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一朝随物化,荣耀同蜉蝣”则以蜉蝣短暂的生命比喻,暗示了权贵地位的无常和转瞬即逝,强调了文学作品超越物质世界的永恒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对比,探讨了文学创作与个人命运、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文学作品超越物质世界的永恒价值。
恨沙蓬、偏随人转,更怜雾柳难青。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正有无边烟雪,与鲜飙千里,送度长城。
向并门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携李卿。秋声。
宿定还惊。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断续,终夜伤情。
跨羊小儿争射,恁能到、白蘋汀。
尽长天、遍排人字,逆风飞去,毛羽随处飘零,书寄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