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叶趁芭蕉大。低映阶墀高映座。
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
芭蕉重被风吹破。狼藉玉簪看又过。
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个。
玉簪叶趁芭蕉大。低映阶墀高映座。
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
芭蕉重被风吹破。狼藉玉簪看又过。
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个。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玉楼春·雨中戏书》描绘了一幅雨中庭院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玉簪叶和芭蕉为载体,展现了雨打芭蕉的自然景象。"玉簪叶趁芭蕉大",形象地写出玉簪叶在芭蕉叶片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小,如同绿色的点缀。"低映阶墀高映座",进一步描绘了玉簪叶随风摇曳,或低垂于台阶,或高悬于座位旁,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通过雨打玉簪和芭蕉的声音,传达出雨声的细腻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让人感受到宁静而富有节奏的生活气息。接着,"芭蕉重被风吹破",写出了风雨中的脆弱与变化,暗示时光流转,万物无常。
"狼藉玉簪看又过",玉簪零落的景象,寓言着岁月的流逝,诗人以物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最后,"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个",以竹子的坚韧与翠绿与风雨中的玉簪形成对比,寓意坚韧的生命力,以及朋友间的陪伴与慰藉,给雨中孤寂增添了一份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景致,寓言人生况味,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