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德辛未八月曾宿大安有诗糊粘于壁今次其韵》
《正德辛未八月曾宿大安有诗糊粘于壁今次其韵》全文
明 / 林廷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松阴满地昼庭空,高卷朱帘许燕通。

旅兴总归山色外,春光半在鸟声中。

苔荒石径千家雨,花落瑶阶几树红。

峭壁四时烟不断,却因何事叹飘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首句“松阴满地昼庭空”,以松树的阴凉铺满地面,衬托出白天庭院的清静,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接着,“高卷朱帘许燕通”一句,通过描绘高卷的朱红色窗帘允许燕子自由出入的情景,既展现了主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态度,也暗示了居住环境的温馨与开放。

“旅兴总归山色外,春光半在鸟声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将旅人的思绪与山色融为一体,同时通过“鸟声”这一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接下来,“苔荒石径千家雨,花落瑶阶几树红。”这两句则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季节更迭的美。荒凉的石径上长满了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而瑶阶上的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有几树红花点缀其间,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生命与时间的永恒主题。

最后,“峭壁四时烟不断,却因何事叹飘蓬。”这两句以峭壁为背景,描绘了四季不绝的烟雾,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常与不变。然而,诗人却在此刻发出疑问,表达了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这种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哲学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廷玉
朝代:明   号:南涧翁   生辰:1483

号南涧翁、烟霞病叟,成化十九年(1483)乡试解元,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猜你喜欢

题褒劝录为金陵陈光禄

清华骏望重神州,天挺英雄裕壮猷。

保障不须愁仰屋,匡时犹得借前筹。

褒崇玉字开金简,济羙家声羡世侯。

圣代酬功原不薄,恢恢鸿业衍箕裘。

(0)

何象冈相国招饮胜好亭限韵

高高亭子敞晴岚,胜日跻攀乐事耽。

地接风云非塞上,山分大小似淮南。

桃花乍映珊瑚盏,春色偏寒玳瑁簪。

共道谢公声妓好,不妨留听缓归骖。

(0)

留石堂诗为严太守赋

蜚英甲第冠中朝,仙署声华动赤霄。

万里旌麾临上郡,三城人士景高标。

西京治行今重睹,南海珍奇无所取。

群石飞来五马堂,云根列作中流柱。

千秋劲节恰同坚,一片贞心好并悬。

白雪调高诚确矣,朱弦韵远总铿然。

依稀九曜难分色,仿佛三山如可即。

鼎力还应鞭巨灵,请看重补天西北。

(0)

赠幕史粹公罢政归钓鳌台

勘破浮名便洁身,拂衣归作钓鳌人。

时招鸥鹭为三友,日傍烟波作四邻。

奔走已忘燕郢路,恩波犹恋义乌人。

收纶晚枕江亭月,赢得寒光照梦新。

(0)

无题

杨柳晓烟销,春愁伴翠翘。

梦回魂欲散,歌好雪全飘。

舞怯双垂手,愁缠小折腰。

殷勤烦玉指,幽怨若为调。

(0)

重游玉屏山三著.并引·其一

二十馀年又一过,岩花犹对旧山河。

重来尚作萧条客,四十登临感慨多。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