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晴日草玄家,城北坡陀一径斜。
远以云山供境界,静惟书籍是生涯。
敲门忽有醉吟客,隔屋初无桃李花。
夭矫龙蛇饶古意,孤芳真足对年华。
春风晴日草玄家,城北坡陀一径斜。
远以云山供境界,静惟书籍是生涯。
敲门忽有醉吟客,隔屋初无桃李花。
夭矫龙蛇饶古意,孤芳真足对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景象。诗人韩淲漫步于城北的坡地上,一条蜿蜒的小径通向远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草木欣欣向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远以云山供境界”,形象地展现了远处山峦与天空相接的壮丽景色,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辽阔与深远。
接着,“静惟书籍是生涯”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与依赖,将阅读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体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敲门忽有醉吟客,隔屋初无桃李花”描绘了诗人偶遇一位醉酒吟诗的朋友,虽然没有见到桃李花开,但这份意外的相遇却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偶然相遇的惊喜。
最后,“夭矫龙蛇饶古意,孤芳真足对年华”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古梅比作蜿蜒的龙蛇,既表现了古梅的形态之美,又赋予了它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同时,诗人以“孤芳”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处世间的孤独,却能坚守自我,与时间对话,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
断崖天削成,半腰为坳窊。
殿阁在其中,乃是释子家。
初疑无路通,去必淩紫霞。
屈曲转山足,云萝可攀拿。
忽然至其上,金碧藏谽谺。
却见岩下路,目睛眩生花。
僧有定慧者,来自蜀道赊。
五代方乱离,相此山水佳。
卜居不复出,焚香拥袈裟。
嗟余但企仰,涉世空喧哗。
安得寄遁此,可以忘幽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