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其二》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绣斧乌台峻碧霄,金陵佳丽未萧条。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

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绣斧乌台峻碧霄”,以“绣斧”和“乌台”象征官府的威严与权力,而“峻碧霄”则展现了金陵的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壮美的氛围。接着,“金陵佳丽未萧条”一句,赞美了金陵虽历经沧桑,但依然繁华不减,展现出城市的生命力。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金陵作为文化名城的地位,无论是文人墨客的诗书正气,还是历史长河中流传的花月佳话,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诸彦”指的是众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山峦青翠欲滴,仿佛画卷一般展开;长江浩荡,波涛汹涌,直至天边,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雄浑。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赞叹,也让人感受到金陵的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最后,“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金陵的祝福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游览金陵时能挥洒自如,留下豪迈的诗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友人远离之际,能通过诗歌来慰藉彼此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与融合。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飞来寺

中宿名山晚系船,岩花林鸟迥风烟。

江间月影窥蓬岛,梵宇钟声识洞天。

未向半云穷变幻,且从坛石访遗仙。

十年惭负山僧约,杖屦重来思惘然。

(0)

浮邱八景·其四大雅堂

学士金羁岭外游,堂开仙境似瀛洲。

鸿篇大雅追千古,遥夜文光射斗牛。

(0)

题寄南华寺·其一

曾道南宗胜北宗,天王岭上秀高峰。

卧游笑指曹溪路,宝树花前意万重。

(0)

滕县雪后

滕文国外西日斜,东望沧溟不见家。

十里平芜尽瑶树,却疑岭上破梅花。

(0)

徐州道中遇陈比部归吴因讯钱惟重

经秋惜别感飘蓬,旅夜相逢对朔风。

看剑君行向渚北,驱车我已入山东。

人情黯惨干戈后,歧路苍茫涕泪中。

尺素凭将寄言偃,百年飞动几时同。

(0)

圜中夜别友人

南园惜分襟,商声夜未歇。

池草澹微霜,风林堕纤月。

殷勤尽霞觞,华舟戒明发。

去矣增离忧,关河正脩越。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