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杨花浑似雪,那知雪不似杨花。
春深解送馀寒去,昼永偏依丽日斜。
点缀楼台成绘画,发挥桃李作奢华。
多情不忍轻离别,笑杀飞霙便委沙。
人道杨花浑似雪,那知雪不似杨花。
春深解送馀寒去,昼永偏依丽日斜。
点缀楼台成绘画,发挥桃李作奢华。
多情不忍轻离别,笑杀飞霙便委沙。
这首宋诗《柳絮》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独特的景象和情感。首句“人道杨花浑似雪”,以比喻手法形容柳絮洁白如雪,形象生动。然而接下来的“那知雪不似杨花”则反转思维,暗示雪虽美,却不如柳絮轻盈灵动。
“春深解送馀寒去,昼永偏依丽日斜”两句,写柳絮在春暖花开之际,帮助驱散残冬的寒意,且在白天漫长时分,尤其喜欢依附于阳光下,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柳絮飘落在楼台之上,如同画中点缀,使得景色更加如诗如画;而它们飘落在桃李之间,仿佛为这繁华的春色增添了华丽的装饰。
最后,“多情不忍轻离别,笑杀飞霙便委沙”表达了诗人对柳絮的怜爱之情,感叹其短暂的生命中,即使面临离别,也不愿轻易落下,即使落在沙地,也显得如此决绝。整首诗通过柳絮这一意象,寓言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
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
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
祇有何戡。数朝士、到贞元。
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