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坐慵睡亦慵,起同鹤步破苔封。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
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
不独坐慵睡亦慵,起同鹤步破苔封。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
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
这首《夜坐》描绘了作者在夜晚静坐时所见所感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不独坐慵睡亦慵”,开篇即点出作者并非因懒惰而选择独坐,而是内心深处的慵懒促使他如此。接着“起同鹤步破苔封”一句,以鹤步轻盈地踏破苔藓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作者行动的优雅与环境的清幽。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两句,通过霜华与雨水的转换,以及天水交融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自然变换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变化,也隐含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自然循环的感慨。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月光下的行走仿佛走在积雪之上,听海浪拍打的声音,作者似乎更靠近了周围的寒松,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两句,以点燃炉香后内心的平静,反衬出远处钟声的打扰。这里的“远钟”或许象征着外界的纷扰或世俗的喧嚣,与作者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夜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夜晚独坐时对自然、时间、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朝起望天际,晴色荡微波。
黄花应未开遍,九日昨才过。
爱晚亭边枫叶,知有山灵为我,早放醉颜酡。
转眼便秋老,不往待如何。人间事,供一笑,总由他。
一生当著几两,游屐过山坡。
屈指旧交余几,只有青山长在,向我好情多。
湖海元龙倦,试听楚狂歌。
小酌都亭酒。看花边、红旌细转,画能如否。
一片绿烟围四面,扑去缁尘三斗。
讶方罫、田开井九。
得得乌犍人叱犊,更云春、自转流泉守。
溪水涨、柴门首。连山忽作龙蛇走。
有几处、黛鬟送媚,云仙招手。
古木苍藤交掩映,空翠衣裾全受。
挂飞瀑、薜荔厓口。
雪练千条风漾直,又蹲岩、奇石熊罴丑。
樵斧响、峰巅牖。
纵尔游深壑。早徜徉、靴文细浪,掷梭腾跃。
老子长斋无所用,忍见刀砧挥霍。
活汝者、阳侯一勺。
庄惠临濠频问答,子非鱼、何以知鱼乐。
吾意在,神冥漠。金沟流水环城郭。
更何殊、沧溟无际,鲲鲸盘礴。
幸免渔蛮垂钓手,咫尺江湖自若。
从此去、好生头角。
恩怨于今都忘了,任隋珠、相报甘投却。
看六宇,莽寥廓。
检点形骸,牙齿空存,凋零可哀。
似潮啮危岩,谽谺欲堕,虫雕败叶,次第成灰。
活玉巢边,大郎游戏,狗窦从君出入来。
昌黎曰、倘岁常落一,两纪奚猜。
只愁三五为侪,拼一夜、霜风散早梅。
彼伏生床上,传经诘曲,张君柱下,觅乳徘徊。
语怕成讹,食还喜软,遮莫廉颇善饭哉。
柔能久、但吾生舌在,暂此衔杯。
数点寒铓,入眼离离土花碧。
是咸阳王者,神兵亲铸,沉沙千载,耕夫重得。
黯黮黄金色,试磨洗、犹堪穿石。
笑平原、计误冯亭,围合邯郸几轻掷。
暗想当年,武安初将,疾声撼赵壁。
早沙虫猿鹤,一军都化,粘云衰草,战场如昔。
鬼哭西风里,最惨澹、天阴月黑。
乍摩挲,线齿银阑,怕带青磷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