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渌水辞》
《渌水辞》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古风

山翁貌清耸,膝横古桐弹。

泛弄渌水曲,满弦流潺潺。

初调意绪微,温流动斜晖。

划然响嘈嘈,秋风驾怒涛。

数声细更大,涧泉咽复快。

曲终急以停,骤雨齐无声。

西壁月华白,万壑松风清。

灏然太古气,使人尘虑平。

山翁弹罢抱琴去,归处一峰烟翠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翁在山中弹奏古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诗中的“山翁貌清耸,膝横古桐弹”开篇即勾勒出一位形象鲜明的山中隐士,他身姿挺拔,膝上横置着古老的桐木琴,准备弹奏。接着,“泛弄渌水曲,满弦流潺潺”描绘了山翁弹奏时的场景,琴声仿佛流淌在清澈的溪水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初调意绪微,温流动斜晖”则表现了音乐开始时的微妙情感和温暖的光线,随着音乐的深入,“划然响嘈嘈,秋风驾怒涛”描绘出音乐情绪的激昂变化,如同秋风卷起的怒涛,充满力量与激情。随后,“数声细更大,涧泉咽复快”则展示了音乐从细腻到强烈的变化,涧泉的声音在音乐的影响下变得既低沉又快速,生动地展现了音乐的力量。

“曲终急以停,骤雨齐无声”描述了音乐结束时的瞬间宁静,仿佛骤雨也因音乐的结束而停止了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西壁月华白,万壑松风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月光洒在西壁,万壑间的松风也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灏然太古气,使人尘虑平”表达了音乐带来的深远影响,它仿佛连接着远古的气息,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尘世的忧虑随之消散。“山翁弹罢抱琴去,归处一峰烟翠横”则以山翁离开的场景收尾,他抱着琴,消失在一片烟雾缭绕的山峰之中,留下的是对自然与音乐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美妙融合,以及音乐对人心灵的深刻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偈颂八十七首·其四十五

今朝三月初十,击鼓禅徒毕集。

欲知时节因缘,雨落阶头便湿。

会即各自归堂,不会何劳久立。

(0)

伫看长空垂巨泽,直教四海尽丰登。

(0)

雪窦杂咏

特立群峰表,危然势不倾。

禅心清似洗,坐看月华明。

(0)

入山亭

荒芜行尽处,幽亭聊暂止。

带雨策孤筇,登高从此始。

(0)

烟垒沉寒笛,霜空击怒雕。

(0)

颂古十七首·其十二

两个孩儿抱花鼓,左边打了右边舞。

一曲两曲无人会,历历清风动千古。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