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临水悔教迟,照影今怜鬓有丝。
已负芡菱消夏约,白荷垂尽再来时。
折枝临水悔教迟,照影今怜鬓有丝。
已负芡菱消夏约,白荷垂尽再来时。
这首诗是中国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所作,名为《楼阴(其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流露和哲理思考。
“折枝临水悔教迟”,这里的“折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站在水边,看着折下的一枝花,感到对往昔岁月教育的懊恼与后悔。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无奈和忧虑。
“照影今怜鬓有丝”,则是诗人通过镜中的倒影,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出现了白丝。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一种写照,也隐喻着岁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迹。诗人对于这种自然变化的怜爱,是对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部分的接受和感慨。
“已负芡菱消夏约”,这里的“芡菱”指的是荷花,“消夏约”则意味着承诺或计划在夏日里逐渐消逝。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于未能实现的愿望和失去的时光的遗憾。
“白荷垂尽再来时”,此句中“白荷”指的是荷花即将凋谢,“再来时”则预示着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界的更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轮回、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消长的沉思。
绛阙珠宫何处,碧梧双凤吟。
为底事、一落人间,轻题破、隐韵天音。
当时点云滴雨,匆匆处、误墨沾素襟。
算人间、最苦多情,争知道、天上情更深。
世事似晴又阴。罗褥甲帐,回头一梦难寻。
虎啸崎嵚,护遗迹、尚如今。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
霜空月明,天风响、环佩飞翠禽。
西云垂天飞流黄,宝鬘百万随风扬,帝居摩醯首罗乡。
采女如花侍帝旁,珠啼玉唾天花香,澹然神情无世妆。
下视邢尹纷醒狂,梵呗琅琅出清吭,天庖供馔荐豆觞。
帝饮食之寿以康,恒沙世界俱来王,天王神圣臣忠良。
春风万里酣耕桑,雨滴可数海可量,无有能知法寿长。
梵天释帝万亿岁,岁岁寿杯天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