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十二首·其十二》
《古意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凉风戒秋节,岁事聿已暮。

蟋蟀吟前除,玄雁号空度。

委心怀所思,邈望关山路。

卒岁念无衣,为织机中素。

沉忧结梦魂,嬿婉如相遇。

离合在须臾,抚枕不知处。

良晤不可追,佳期多所误。

引领望明月,悲啼知天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凉风戒秋节,岁事聿已暮”以凉爽的秋风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的氛围。接着,“蟋蟀吟前除,玄雁号空度”通过蟋蟀的鸣叫和大雁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仿佛自然界也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

“委心怀所思,邈望关山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他遥望着远方的关山之路,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思念,也包含了对故乡、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卒岁念无衣,为织机中素”则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在年末之际,他忧虑自己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不得不亲自操持织机,编织衣物,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

“沉忧结梦魂,嬿婉如相遇”中的“沉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愁,而“嬿婉如相遇”则是在梦中与亲人或美好的事物相逢,象征着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渴望得到慰藉的情感。

“离合在须臾,抚枕不知处”描述了人生聚散无常,即使是短暂的相聚也可能成为永远的别离,诗人抚着枕头,不知亲人或朋友究竟身在何处,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良晤不可追,佳期多所误”感叹美好时光难以挽回,错过的机会无法弥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遗憾。

最后,“引领望明月,悲啼知天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悲伤与哀叹,直到天明,似乎在等待着新的希望,却又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人生聚散、生活艰辛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早秋南堂夜兴

水注横塘藻荇香,候虫唧唧满空廊。

风前落叶纷可扫,天际疏星森有芒。

夜漏渐长愁少睡,秋衣未制怯新凉。

明朝却有欣然处,写得黄庭又几行。

(0)

岁暮遣兴二首·其一

昔慕骚人赋远游,放怀蜀栈楚山秋。

橘中尚可著四老,海外谁云无九州。

薄酒时须浇舌本,闲愁莫遣上眉头。

幅巾短褐吾差便,实厌衣冠裹沐猴。

(0)

农家

低垣矮屋俯江流,浑舍相娱到白头。

累世不知名宦乐,百年那识别离愁。

饭馀常贮新陈谷,农隙闲眠子母牛。

闻道少年俱孝谨,未应家法愧恬侯。

(0)

戊午重九

朋旧相望天一涯,登高结伴只邻家。

秋风自欲吹纱帽,衰鬓何曾泥菊花。

药市神仙思益部,糕盘节物记京华。

自怜病后欢悰薄,小醉归来日未斜。

(0)

午睡

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乾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

(0)

书房杂书二首·其二

面槁发鬅鬙,衰残百不能。

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

药债多于酒,蔬餐薄过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涧边藤。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