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万寿山不泊倚舲杂咏·其三》
《舟过万寿山不泊倚舲杂咏·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明湖春水半篙深,戢戢青蒲刺碧浔。

虽是无心閒问景,倚舲何碍一披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万寿山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湖光山色之美。

首句“明湖春水半篙深”,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地点,春日阳光下,湖水清澈,深度恰到好处,既不过浅也不至深,给人以舒适宁静之感。这里的“半篙深”形象地描绘出湖水的深度适中,既可映照万物,又不失深邃之感。

次句“戢戢青蒲刺碧浔”,进一步描绘湖畔景色。戢戢,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青蒲,指绿色的芦苇或菖蒲;碧浔,指碧绿的湖面。这句诗通过“青蒲”与“碧浔”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湖畔生机勃勃的景象,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

第三句“虽是无心闲问景”,转而表达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虽然诗人没有特意去寻找美景,但自然界的美好却自然而然地映入眼帘,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这里的“无心”二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经意间发现,更添了几分随性与自在。

最后一句“倚舲何碍一披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倚舲,即倚靠船舷,这里指诗人站在船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吟诗作赋。诗人认为,这样的美景并不会妨碍他尽情欣赏和抒发情感,反而能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剑气宵腾匹练明,荷兰旧树尚留名。

重参色相谁非幻,莫说人情汝亦鸣。

天上神光看北斗,尘中凡物笑丰城。

化龙一夕春雷起,大海何愁浪不平。

(0)

台湾三仁诗

恋父必甘白刃蹈,满姑死烈刃死孝。

骂贼不畏遭群凶,满姑死孝还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满姑知生不知死。

君恩隆祀台湾城,满姑虽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载奇节,刘郡丞女年十七。

(0)

海树歌

海中奇树交枝柯,根盘怪石沈洪波。

渔舟举网偶然得,红若涂朱黑若墨。

无花无叶自槎枒,石势玲珑缀锦沙。

工人知我素好事,馈我两枝实称意。

遍询父老莫能名,谓是珊瑚变未成。

养以清水置磁斗,延之几席登座右。

昔在淤泥浊水居,今参笔砚与图书。

世路悠悠多瓦砾,沧海茫茫谁扬激。

不遇深心明眼人,可怜异质委风尘。

他日相携归故里,闻者来观定如市。

凡物显晦各有时,但令遇合岂嫌迟。

珠玉虽珍难免俗,更阑相对犹烧烛。

(0)

阙显

福台新咏萃群英,调绝音希孰继声。

□□□□□□□,□□□□□□□。

(0)

海滨

海滨槎客旧吟曹,领略春风上绣袍。

佳色一帘花掩蔼,孤踪万里水周遭。

未除言语频焚藁,岂有英雄惯捉刀。

客里流年容易度,手持汉节尚馀旄。

(0)

萤灯

雨打风吹急,荧荧未减辉。

纱囊真可贮,罗扇不须挥。

池上随波动,花间照客归。

终含丹一点,光采莫嫌微。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