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春水半篙深,戢戢青蒲刺碧浔。
虽是无心閒问景,倚舲何碍一披吟。
明湖春水半篙深,戢戢青蒲刺碧浔。
虽是无心閒问景,倚舲何碍一披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万寿山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湖光山色之美。
首句“明湖春水半篙深”,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地点,春日阳光下,湖水清澈,深度恰到好处,既不过浅也不至深,给人以舒适宁静之感。这里的“半篙深”形象地描绘出湖水的深度适中,既可映照万物,又不失深邃之感。
次句“戢戢青蒲刺碧浔”,进一步描绘湖畔景色。戢戢,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青蒲,指绿色的芦苇或菖蒲;碧浔,指碧绿的湖面。这句诗通过“青蒲”与“碧浔”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湖畔生机勃勃的景象,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
第三句“虽是无心闲问景”,转而表达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虽然诗人没有特意去寻找美景,但自然界的美好却自然而然地映入眼帘,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这里的“无心”二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经意间发现,更添了几分随性与自在。
最后一句“倚舲何碍一披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倚舲,即倚靠船舷,这里指诗人站在船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吟诗作赋。诗人认为,这样的美景并不会妨碍他尽情欣赏和抒发情感,反而能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剑气宵腾匹练明,荷兰旧树尚留名。
重参色相谁非幻,莫说人情汝亦鸣。
天上神光看北斗,尘中凡物笑丰城。
化龙一夕春雷起,大海何愁浪不平。
海中奇树交枝柯,根盘怪石沈洪波。
渔舟举网偶然得,红若涂朱黑若墨。
无花无叶自槎枒,石势玲珑缀锦沙。
工人知我素好事,馈我两枝实称意。
遍询父老莫能名,谓是珊瑚变未成。
养以清水置磁斗,延之几席登座右。
昔在淤泥浊水居,今参笔砚与图书。
世路悠悠多瓦砾,沧海茫茫谁扬激。
不遇深心明眼人,可怜异质委风尘。
他日相携归故里,闻者来观定如市。
凡物显晦各有时,但令遇合岂嫌迟。
珠玉虽珍难免俗,更阑相对犹烧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