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兰若分清隐,秋窗饱看山。

风霜双鬓老,天地一身閒。

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诗成谁与语?

时访竹林间。

(0)
翻译
兰花和竹林分隔出清幽的隐居处,秋天的窗户前饱览着连绵的山峦。
寒风霜雪让两鬓增添了许多白发,天地之间只剩我一人闲适自在。
手握拐杖穿越云雾,吟诵的袋子装满明月归来。
写完诗后又能与谁分享?常常独自去探访那竹林深处。
注释
兰若:指竹林或清静的住所。
秋窗:秋天的窗户。
山:指远方的山脉。
风霜:指寒冷的天气和岁月的痕迹。
双鬓:两鬓,指头发。
閒:同‘闲’,悠闲。
拄杖:手杖,支撑行走。
吟囊:装诗文的袋子。
月:月亮,象征诗意。
诗成:诗作完成。
语:交谈,分享。
竹林间:竹林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赠给朋友葛秋岩的作品,通过对能仁兰若的环境描绘和对葛秋岩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赞赏和对其心境的共鸣。首句“兰若分清隐”赞美了葛秋岩选择的清净之地,暗示他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次句“秋窗饱看山”则描绘了他可以在秋天的窗口欣赏山景,享受自然之美。

“风霜双鬓老”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沧桑,暗示葛秋岩虽然年事已高,但心境淡泊。接下来,“天地一身閒”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闲适自在,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人,超脱尘俗。

“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意象,描绘了葛秋岩持杖漫步云端,吟咏诗歌直至月升的场景,展现出他的诗意生活和高雅情趣。

最后,“诗成谁与语?时访竹林间”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葛秋岩诗才的钦佩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也渴望能像葛秋岩一样,在竹林中寻觅知音,共享诗酒之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友人的隐逸生活,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题叶熙时空树轩

尝闻松化石,未闻树化竹。

君家草堂树,何乃虚其腹。

怀抱日益空,枝叶不放绿。

其中有客焉,外润若不足。

僧还可入定,旅寓何必屋。

居士空诸有,不独此老木。

(0)

印铭

赤绂在躬,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

龟钮犊鼻,用尔作程。

(0)

追和张外史游仙诗·其一

鸾书趣燕五城东,下视星辰在半空。

行过摇台重回首,玉清更在有无中。

(0)

赠虞幼悦并简涂仲宣还江西

京华一别六经春,浙上重逢若易分。

多喜圣君深念国,尽烦儒士远从军。

青油幕冷三更月,昼锦衣裁五色云。

壮岁功名须树立,愧无长策助斯文。

(0)

大汶口

传云大汶口,秋夏水平洲。

一雨稍成滞,众山皆合流。

我来闲饮马,谁谓不容舟。

无数盘陀石,冲波回万牛。

(0)

王猛墓

男儿有才须有识,死葬蛮夷真可惜。

君不见渴虎不饮盗泉水,始吾虞君今已矣。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