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
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
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
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
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
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
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参的《问性之病》,通过描绘病中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孤独感。首句“莫向推敲苦用心”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病情,暗示疾病带来的困扰。接着,“闻君病里亦沉吟”表达了诗人得知友人病中还在思考问题,显示出友情的深厚。
“书灯挑尽无人共”描绘了友人独处病榻,只有孤灯相伴的场景,夜晚漫长而寂静。“药鼎煎残到夜深”进一步渲染了病人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诗人以“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转而写景,借菊花在霜后凋零和腊前梅花将开,寓意时光荏苒,暗示友人病情未见好转。
最后两句“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虽与友人近在咫尺,却因病痛阻隔,仿佛远隔千里,只能频频询问友人的消息,流露出深深的牵挂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