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门。
中行礼部,不博前行驾库。
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门。
中行礼部,不博前行驾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官府中的行走规则,反映出古代官僚体系的严格等级划分。"后行祠屯,不博中行都门"表明低级官员在后面的祠屯位置行走时,不应该进入位于中间的都门区域。同样,"中行礼部,不博前行驾库"则是说中层官员在礼部行走时,也不应越界至前方的驾库区域。
这短短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官场中的等级森严和规矩约束,同时也映射出一种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虽然语言简洁,但透露出深意,体现了唐代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腻与深刻。
风云际会。自军兴勋业,唯公屈指。
中镝红心,骄虏胆丧,中正已回天意。
采石扶危鏖战,激励熊罴乘势。
震天地,沮金狄百万,元颜诛毙。英卫。
摅红气,寰海共欣,雪恨亡胡岁。
宸眷褒功,华衮貂蝉,荣拜济时左揆。
圣君用贤终始,肯使留侯谦退。
后范蠡,愿永佐中兴,庄椿同纪。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移梅初有诗,梅开重成赋。
岂问耳目谋,盖珍贞白故。
花宜倚竹妍,阴称巡檐步。
或嫌太幽閟,结实每愆御。
我非调鼎手,何暇为此虑。
但取冰玉姿,不遭桃李污。
天生尤物为民瘵,荔枝奔腾自南海。
后来始说闽部采,亦有风人刺丁蔡。
嗟哉万安十室邑,橘比江陵梨号蜜。
尝闻旧日事苞苴,千数私家公百十。
莫侯为令知其然,罢献初从使者先。
其馀诟病置不问,贫友或乞捐餐钱。
忆昨追随秋政热,不但近公如玉雪。
别来已忽露为霜,当念相如多病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