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云林画,如哦平淡诗。
山教临远水,树不著多枝。
要使无人爱,闲模只自怡。
聊对寄高士,堪对捻吟髭。
每学云林画,如哦平淡诗。
山教临远水,树不著多枝。
要使无人爱,闲模只自怡。
聊对寄高士,堪对捻吟髭。
这首诗描绘了模仿云林画派风格的创作过程与心境,以及将作品赠予族侄子处士五星的情谊。诗中通过“每学云林画,如哦平淡诗”开篇,点明了模仿的对象和追求的意境,即云林画派的平淡自然之美,如同品味平淡而意味深长的诗歌一般。接下来,“山教临远水,树不著多枝”两句,以山水画的构图为例,强调了画面布局的简洁与自然,山与水相依,树木不多而恰到好处,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氛围。
“要使无人爱,闲模只自怡”则表达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独立思考与自我满足,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只求内心的愉悦与平静。最后,“聊对寄高士,堪对捻吟髭”两句,说明了作品完成后,诗人将其赠予高雅的知音——族侄子处士五星,期待对方能欣赏并共鸣于这份艺术与情感的交流,同时暗示了双方之间深厚的友情与相互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云林画派艺术风格的深刻理解和模仿,更体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对知音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津亭柳色,正舞翠毵毵,乱侵歌袖。
骊驹送酒。
竟东门祖席,宾僚勋旧。
白发青衫,愁绝风流去后。
黯回首。
但梦绕藩垣,帘影清书。
遗爱曾未久。
闻里役均输,力排豪右。
喧传万口。
道调元赞化,是经纶手。
鼎铉虚贤,分内功名信有。
事非偶。
看金瓯姓名还又。
碧玉横陈,黄金细屑,天然画堂风景。
古月浮香,冷风度曲,不许一尘侵近。
沉沉永夜,漾水色、窗轩秋净。
如识岩前气韵。
端知岁寒心性。
繁华漫夸红紫,□颜色、直宜相并。
纵有交承梅菊,也应推逊。
自是蟾宫仙种。
尽消得婵娟伴清影。
为乞*娥,云阶鹫岭。
香尘盈箧。
是旧日赐来,宫罗叠雪。
服艾衣清,浴兰汤暖,输与个人娟洁。
性巧戏拈,针蹙得、虎儿狞劣。
鬓半*,贴朱符翠篆,同心双结。
愁绝追楚俗。
独吊湘累,日映沉菰叶。
彩*浮空,鸣鼍聒昼,十里翠红相接。
漫有倚空阑槛,谁把朱帘高揭。
归去也,听叩舷儿女,尚传歌阕。
青烟一夜传宫烛,朝来管弦都试。
宝扇传歌,银瓶索酒,柳下骄骢曾系。
怜红妩翠。
任栲栳量珠,伴春俱醉。
不道无情,花残春老顿容易。
人生几何适意。
甚前时风度,今番情味。
楚褐凝尘,涛笺封泪。
愁在断鸿声里。
情丝恨绮。
尽付与风檐,燕儿论理。
不似流红,解随东去水。
兰室余香蕴。
射雀屏、深清昼永。
红旌微动,帘展浪花移暝。
重碧先拈翡翠杯,戏彩低*鸳鸯锦。
人在蕊宫,春生蓬境。
尽说而翁少颖。
记得遗环故时井。
而今犹自风流,朱颜绿鬓。
百年应惜铜仙在,九里争传清河润。
山兮寿兮,以仁能静。
人生八十,是世间中寿。
七十由来古稀有。
况君侯,已树开国殊勋,曾异数,周鲁瞻前拜后。
玉麟分上端,千里传欢,鸾诰金花烂晴昼。
象服照青春,□□□□秋香荐,北堂卮酒。
问阿母西池底事时来,试为数蟠桃,几番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