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塞地区讨伐匈奴,取得胜利后凯旋归来的壮丽场景。胡地的苜蓿肥美,征集的战马强健,大夫率军西出,展现了强大的军力和战争的紧迫感。
诗中“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表明敌人未经苦战便已投降,显示了我军的强大和敌人的脆弱。接着,“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则形象地描绘了成群的俘虏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进一步凸显了胜利的壮观。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指的是边疆的警报熄灭,信息传递不再频繁,这预示着战争的结束和边境的安宁。诗人对霍嫖姚(匈奴首领)的嘲笑,显示了对敌人的蔑视和自家的信心。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写出了将军在西郊等待回师的景象,而“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则描绘了传递捷报的快马和紧急的情形。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是对胜利将领的礼遇和庆祝。
最后,“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赞美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将军,他在盛年的成就和荣耀中迅速升迁,如同腾云驾雾一般。诗末数述往昔战功,并表达了天子的宠信和朝廷的推崇,结尾则是对国士知遇的喜悦,以及自己能在戎幕之下效力,守边陲。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凯旋、敌人投降、战争胜利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边塞地区的壮观景象和军事生活,同时也颂扬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
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
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
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风情不独少人同,满腹书宁愧郝隆。
职务恰如波正急,辎囊长似狱长空。
柳藏衙树侵堤绿,旗插楼船照岸红。
见说公馀无一事,题诗多在禹祠中。
神仙宅空碧,下亦爱人境。
中塘岂所私,群物贲华景。
始憩罗浮舟,水迅山石矿。
三冈肇兹源,清旷可百井。
疏起樵屋烟,密伫玉娥影。
陇狮鼓雪鬃,石乌延帨颈。
未竟前后村,忽迤东西岭。
洁谐竹买邻,丑愧栎生瘿。
岁晏泽澍枯,日燥霜力猛。
翩其千万芳,阻此一半骋。
穷哦吊羁艳,炽炬药酷冷。
谁料风骚家,敢夺造化秉。
儿童骇新观,父老发旧省。
初斸莎根移,肃布花阵整。
春筐望雨肥,月桥任枝㾪。
胡为浪钩引,众喧侵独静。
滋味已足冠,色香难自屏。
徘徊重徘徊,天北大星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