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这是一首描写孙膑断足事迹的诗,充分展现了古人坚韧不拔、 忍痛求学的精神。"曾嫌胜己害贤人"表现了当时社会对有才能之人的嫉妒和打压,同时也反映出孙膑自身的才华已臻名声显赫,引起他人的忌恨。"钻火明知速自焚"则比喻孙膑在钻研学问时,如同投身烈火一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达到了极致。
至于"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一句,表明尽管孙膑遭遇了残酷的断足之痛,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问,不为困难所遁。后半句则强调了他的才能和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无论是谁遇见这样的君子,都会愿意报答他。
整首诗通过孙膑的故事,传达了一种对知识和才华的尊重,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