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
忽惊鹊起落梧桐。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
此身应似去来鸿。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
忽惊鹊起落梧桐。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
此身应似去来鸿。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这首宋词《临江仙·其一》是晁补之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韩求仁在南都分别时的情感。首句“曾唱牡丹留客饮”回忆了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以牡丹宴饮为背景,寓意友情深厚。次句“明年何处相逢”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离别的感伤,暗示着相聚的不易。
“忽惊鹊起落梧桐”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离别时的瞬间,鹊鸟的动态象征着情绪的波动,梧桐则增添了离别的寂寥氛围。接下来,“绿荷多少恨”借绿荷表达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愁绪,西风更添凄凉。
“莫叹今宵身是客”劝慰友人不必过于伤怀,即使身处异乡,也应珍惜眼前。最后一句“此身应似去来鸿”,以鸿雁比喻自己和友人的漂泊不定,暗示他们都将面临人生的起伏。结尾“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寄寓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相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晁补之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山东老人王舜耕,平生与山如有情。
左涂右抹何草草,却似真山被山恼。
山西太史留侯孙,爱山自谓山可飧。
坐中忽有青万矗,终日仰看看不足。
我来把玩未始奇,真山假山远莫知。
天风惨澹动林壑,浮岚积翠空淋漓。
斗壁飞流下深树,暗响潺潺不知处。
两厓中断一桥通,谁结茅庐傍山住。
老人一去何当还,太史心胸如此山。
题诗不尽画中意,梦落齐州苍翠间。
铁厓山,铁道人。
戴铁冠,吹铁篴,铁色一尺面,铁衣七尺身。
元精育此老铁汉,铁肝铁胆,穷为义士达荩臣。
百剉不得折,突兀而轮囷。
文章奇倔似生铁,戛然有声惊鬼神。
小语补两汉,大语追先秦。
时流高价购铁语,贵铁不贵金与银。
不从嵇锻搰搰累俗好,不学许耕屑屑称齐民。
天河借水洗铁冠,笑吹铁篴骑玉麟。
而今观化不在世,好在天上参星辰。
惟馀此篇在故纸,铁笔不烂二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