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二》
《采桑子·其二》全文
唐 / 李煜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0)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采桑子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逐:跟随。
红英:红花。
尽:完。
徘徊:这里形容回旋飞转的样子。
细:萧本二主词中作“零”;吕本二主词中此字空缺。
霏微,雨雪细小,迷迷濛濛的样子。
不放双眉:就是紧锁双眉的意思。
芳音:晨本二主词中作“芳英”。
芳音,即佳音,好音。
断:断绝。
香印成灰:指香烧成了灰烬。
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种香料捣成末调和均匀制成的一种香。
成灰,成为灰烬。
可奈,怎奈,即无可奈何。
情怀:心情,心境。
翻译
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亦随花而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双眉紧锁,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煜的《采桑子》之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的情感。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描述了一幅春色渐退的画面。春天即将过去,花瓣纷纷扬扬,而那优雅的舞姿似乎还在空中徘徊不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逝去之美的留恋。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细雨如丝,为的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情绪。诗人的眉头紧锁,即便是短暂的片刻也不愿意放松,这种坚守和不舍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绿色的窗棂间,不再有鸟鸣之声,花香也随风逝去,只留下一片寂寞。这里通过对听觉和嗅觉的描写,加深了诗中空寂与凋零的情感。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境。在这种情绪之下,他宁愿沉浸于朦胧的梦乡,以此逃避现实中的悲凉和孤寂。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
朝代:唐   字:重光   号:钟隐   生辰: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猜你喜欢

踏莎美人.春草

绿映波光,碧连岚影。

春工绘出郊原景,芳菲又遂岁华新。

换却一番裙屐踏青人。

南浦魂销,西堂梦醒,采香无复年时兴。

天涯何处望王孙,最恨萋萋没尽马蹄痕。

(0)

芸窗幽思四首·其三

自家怀抱少人知,萧室虚斋独坐时。

香泛茱萸熏酒斝,冷倾梧露湿枰棋。

寻幽祇用驰双屐,度世何须皱两眉。

袖手无言心似洗,忽闻征雁过江湄。

(0)

南溪精舍

曾记当时醉此斋,此斋初辟菊初栽。

今朝携酒重来赏,醉插黄花笑口开。

(0)

细腰蜂为群儿所伤有感而作

蜾蠃蜾蠃,草下青虫衔一个。

飞去飞来绕户庭,呜呜有声祝类我。

孩儿害物何不仁,驱逐顿令巢穴破。

当时远计为儿孙,远计无凭近成祸。

因之令人三叹息,黄蜂采花劳羽翼。

辛苦功成不得食,割作他人口中蜜。

春风三月桃李时,不如就使花狼藉。

(0)

和西皋刈稻吟三首·其三

刈稻西畴上,看山野树根。

辍耕怜犊瘦,投饵笑鱼吞。

奄忽岁年暮,凄其霜露繁。

田园莽秋色,松菊几家存。

(0)

闻琴台

晋代相传直至今,子期曾听伯牙琴。

高山流水依然在,寂寞荒台蔓草侵。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