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一》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一》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

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

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

(0)
注释
石田林处士:一位名叫石田林的隐士。
吟境:诗人的创作境界。
静无尘:极其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乱后:战乱之后。
长如醉:长久地处于恍惚状态。
愁来:每当忧愁袭来。
不为贫:不是因为贫穷而愁苦。
饭蔬:用蔬菜招待。
好客:热情好客。
笔砚:书法和文具。
老斯人:使这个人(指诗人)老去。
近法:接近、效仿。
秦州体:古代的一种诗歌风格,可能指秦地或秦州地区的诗歌传统。
篇篇:每一篇文章。
妙入神: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翻译
石田林处士,他的诗境宁静无尘埃。
战乱之后他常感到如醉如痴,忧愁并非因贫穷而起。
他以蔬菜招待好友,自己则沉浸在书法和诗文中老去。
他的创作近似秦州体风格,每一篇都精妙入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山林之间的生活情景。"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表明诗人在山林中过着清净无为、远离尘世的生活。"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战乱后的哀愁,但他并不为物质贫乏而忧虑,这反映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显示了诗人热情接待来访之客,同时也保有着对文字的珍视和执着,这位隐士虽然退隐山林,但仍然保持着文人的雅致与气质。最后两句"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则表明诗人在文学上追求的是秦州体这一古典诗风,并且达到了每一篇都能入乎神韵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墨和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三叠·其一

禁酤限十日,亡何能几何。

流光徒荏苒,老眼自挼莎。

江浙归心切,山林醒眼多。

富家忧劝率,役后欲重科。

(0)

七夕·其一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0)

题燕肃画卷

溪路迢迢绕碧峰,白云迷却旧行踪。

买舟归去山中住,终日茆亭坐听松。

(0)

寄周吉卿·其一

采菊篱根蕊尚青,开门稚子喜新晴。

笑翁错料人间事,风雨如何不满城。

(0)

秣陵·其一

凿山疏水出长江,王气如何可厌禳。

后五百年依旧在,空教晋帝笑秦皇。

(0)

次龙山韵·其二

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

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

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

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