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昌黎送五穷,好函匕首事猿公。
名心贼道须防酷,静力降愁未碍雄。
翡翠晨巢兰煦洁,蟾蜍夜皎镜天空。
转移功罪吾资柄,虱处深裈抵大蒙。
不许昌黎送五穷,好函匕首事猿公。
名心贼道须防酷,静力降愁未碍雄。
翡翠晨巢兰煦洁,蟾蜍夜皎镜天空。
转移功罪吾资柄,虱处深裈抵大蒙。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感怀四章与佘明经梅》之四。全诗以“不许昌黎送五穷”开篇,借韩愈送别五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好函匕首事猿公”,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决绝,如同准备随时出鞘的利刃,面对困难与挑战。
“名心贼道须防酷,静力降愁未碍雄。”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声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对于克服忧愁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并非被外在的名利所束缚。
“翡翠晨巢兰煦洁,蟾蜍夜皎镜天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翡翠鸟在兰花中筑巢,月光下蟾蜍映照着清澈夜空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转移功罪吾资柄,虱处深裈抵大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过是非的超然态度,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握命运的转折点,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豁达的心态,如同虱子在深裤中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自然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