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兵戈满,尊前涕泪多。
时艰合有此,天道竟如何。
至治思隆古,愁怀几逝波。
相看俱白首,莫厌数相过。
眼底兵戈满,尊前涕泪多。
时艰合有此,天道竟如何。
至治思隆古,愁怀几逝波。
相看俱白首,莫厌数相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诸君有和再答》。诗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
首联“眼底兵戈满,尊前涕泪多”,描绘了诗人眼前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的景象,以及在酒宴上因国事忧心而泪流满面的情景。这两句以视觉和情感的强烈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颔联“时艰合有此,天道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艰难的理解与思考。他认为时局的动荡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天道的运行却感到困惑不解,流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追问。
颈联“至治思隆古,愁怀几逝波”,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国家能够达到极高的治理水平,如同古代盛世一般,但心中的愁绪却如同江水般难以平息。
尾联“相看俱白首,莫厌数相过”,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度晚年,相互慰藉的情感。尽管年华已逝,但友情与相互扶持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弱流西下昆崙畔,石阁丹梯起楼观。
绿水旁萦赤玉林,白云微映空青岸。
昔年阿母栽桃树,桃叶桃花已无数。
青鸟飞时屡自迷,仙人折罢翻相妒。
浮生变化如云烟,此花一实三千年。
邻家小儿亦何物,往往窃实来山前。
自从脱帻金门里,卖药逃名会稽市。
神仙恍惚难具论,粉绘依稀无乃是。
海东之翁许远游,有道似是东方俦。
未肯朝天取卿相,时闻缩地游沧洲。
短褐匡床成隐居,养鸡牧豕混樵渔。
题诗远寄看图画,操杖终期问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