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
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
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
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
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
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
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
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
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
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稍欣入林深,已觉烦虑屏”表达了诗人进入幽深的林中,内心逐渐摆脱尘世烦恼的愉悦感受。接着,“霜果垂秋山,归禽度岚岭”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宁静画面,霜果挂满枝头,归鸟穿越山岭,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纷纷叶易积,漠漠云欲盛”两句通过落叶堆积和云层聚集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涧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寂静与孤独,山涧门户紧闭,松树与藤萝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深。
“惟闻山鸟啼,月出柴门静”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景象,只有山鸟的啼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月亮从柴门后升起,照亮了四周,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最后,“终岁寡持醪,延欢聊煮茗。群书北窗下,帙乱谁能整”表达了诗人一年四季都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煮茶为乐,读书自娱,尽管书籍散乱,但这份闲适与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
金木难,丑之年,大同六月风尘连。
将军死绥战士哭,束刍斗米当十千。
司徒受命出饷边,纶巾羽扇何翩翩。
指挥捆载赴急援,上山下山鱼贯联。
营中望见气十倍,抆涕裹血张两弮。
君不见丞相昔日下三川,木牛流马何其便。
司徒之功相后先,司徒之功相后先,请观渭上田。
噫嘻吁,崄巇何天设之危艰。
下有奔雷喷雪之飞壑,上有悬崖石栈百折而造天。
嵚崟兮巉岩,面复兮盘盘。
行人雁陈而鱼贯,计分寸兮跻攀。
飞鸟兮折翼,猴猱兮无援。
苟失足殒岩而落箐兮,曾不足以充虎蛇之餐。
朝不见日,夕不见月,云烟惨惨兮昼夜寒。
噫嘻乎,何天设之危艰,我来倚绝壁而长望,盖不知蜀道之为难。
一冬垂尽日,久雪乍晴时。
春入郊迎早,光回野望奇。
御风临绝峤,乘兴引深卮。
四座倾肝膈,环滁在睫眉。
谢公方纵屐,郑綮亦宜诗。
总是他乡客,閒围别墅棋。
真游超物外,此意许心知。
玉立千章柏,冰坚百尺池。
径欹缘石磴,云冷护龙祠。
稍稍村烟动,悠悠暝色欺。
僧扃钟罢寺,鸦集日斜枝。
归卧山窗月,虚寒尚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