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养牛如养子,爱惜皮毛少鞭箠。
一冬霜雪无青草,还喂盐羹龁糠秕。
全家性命系一牛,牛肥即喜瘦即愁。
木阑土屋护乾煖,出入更防人夜偷。
乱来买牛如买马,典尽春衣酬买价。
寸田尺土未得耕,军来牵牛谁敢争。
拦街号哭送牛去,青草空馀旧眠处。
君看新来山寨军,前日亦是耕锄人。
即今打粮不耕土,身着牛皮食牛脯。
田家养牛如养子,爱惜皮毛少鞭箠。
一冬霜雪无青草,还喂盐羹龁糠秕。
全家性命系一牛,牛肥即喜瘦即愁。
木阑土屋护乾煖,出入更防人夜偷。
乱来买牛如买马,典尽春衣酬买价。
寸田尺土未得耕,军来牵牛谁敢争。
拦街号哭送牛去,青草空馀旧眠处。
君看新来山寨军,前日亦是耕锄人。
即今打粮不耕土,身着牛皮食牛脯。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养牛叹》描绘了农民对牛的深厚感情和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田家养牛如养子”表达出农民视牛为家庭成员的亲情,他们精心呵护牛,少用鞭策,即使在冬季无青草时,也会给牛提供盐羹和糠秕。牛在农家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全家生计的依靠,牛的肥瘦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喜怒哀乐。
诗中提到的木阑土屋和防备夜盗,反映了农民对牛安全的极度关注。然而,战乱时期,牛的价值陡增,如同战马般被高价征购,农民不得不典当衣物以换钱。失去牛后,他们甚至在街上痛哭,因为牛曾是他们耕作的伙伴,而现在连土地都无法耕种,只能身披牛皮,以牛肉为食。
这首诗通过养牛的故事,揭示了战乱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冲击,以及牛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
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
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
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
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
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
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
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
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
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
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
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明·欧必元】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https://shici.929r.com/shici/6Dk8REtt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