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辞曲房,罗绮杂花香。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归来庭下路,羞见紫鸳鸯。
春人辞曲房,罗绮杂花香。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归来庭下路,羞见紫鸳鸯。
这首明代杨慎的《扶南曲(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闺中女子的情景。首句“春人辞曲房”写出了女子在春天离开闺房的场景,可能是因为离别或出游。接下来的“罗绮杂花香”通过华丽的衣物和花香,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环境的温馨。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两句,女子的思绪飘向远方,可能是对恋人的思念,也可能寓言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河边的草象征着遥远而深情的思念,陌上的桑则可能暗示着女子对农耕生活的想象,寄托着温柔的情感。
最后一句“归来庭下路,羞见紫鸳鸯”,女子归来时,看到庭院中的紫鸳鸯(可能象征着夫妻恩爱),感到羞涩,反映出她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既有对爱情的期待,又含有一丝娇羞和矜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柔情与遐想,以及对爱情的微妙感受。
玉水瑶池,了不见、嫣紫奼红。
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
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
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珠盘净,妆粉融。
雅宜称,水精宫。记藐姑冰雪,曾几相逢。
西子那因朱得姓,虢姨都道玉为容。
羡素娘、兼有美人名,君子风。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
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镫下,书声白发前。
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
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
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
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
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返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
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
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不见吾子十年矣,子来远渡西江水。
拜子颜色为子欢,遂能解脱了生死。
忆昔追随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笔。
规模贾董公孙书,指点云烟酣六籍。
其时吾师杨长公,同里沈陈俱劲敌。
与叔胡生三十强,摩空作赋徐庾匹。
各各心矜吾子贤,退让不敢齿行立。
子家簪缨床满笏,群从诸郎庙廊属。
子独游迹扫朱门,沧桑弹指逃空谷。
贤者所为不可测,学孔学释非两截。
大地应须截铁人,能穿虎豹探龙穴。
往事陈言空浩浩,选佛归来年尚少。
老大还念嫁时裳,我为子语子应笑。
三生石上灵岩山,欲得从君觅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