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柳庄为沈太守作》
《六柳庄为沈太守作》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彭泽五株柳,清风千载馀。

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

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

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

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

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

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

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

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应芳在六柳庄的生活场景,通过“彭泽五株柳”引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以“清风千载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敬仰。

“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与世俗名声的矛盾,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接着,“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说明了建立六柳庄的原因,是希望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而“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似乎在暗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深沉而复杂,认识到人生的选择与世事的多变。接下来,“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柳下惠一样,在风雨中保持谨慎和稳重的态度,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

最后,“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示自己将效仿他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缓慢而从容的方式生活。而“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坚守,即使外界不了解,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富阳道中遇风感叹作

回首江山旧,他年来往频。

人谁无一饱,汝独值多辛。

泛泛将何往,悠悠愧此身。

怀哉松与菊,白露及时新。

(0)

寄明叔且示逸远

别我已似久,起予当有诗。

筠窗坐风雨,儿辈乐埙篪。

归日近休日,春时盛此时。

观山仍快阁,太史昔幽期。

(0)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其三

事变将酬万,身分若化千。

凄凉辞古寺,辛苦问江船。

秋得村村雨,凉生树树蝉。

重哦五七字,还约四三年。

(0)

送王汝之江西二首·其二

君行应到郁孤台,惆怅登临记昔孩。

别酒尚迟三径菊,归鞍好待一枝梅。

将军揖客能增价,幕府群贤定挽才。

我亦方谋下吴会,未知何地得重陪。

(0)

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录其湖北道中诗一轴·其一

既返山前棹,还斟枕上杯。

雪飞如唤住,雁叫苦催回。

金濑半篙绿,石亭千树梅。

竟孤陪李郭,亦愧匪邹枚。

(0)

雨后

前朝呼蜥蜴,今雨跳虾蟆。

听罢僧钟击,停闻庙鼓挝。

长饥逭游子,乐岁慰田家。

未得江东信,频看天外鸦。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