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晓》
《春晓》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百舌穿林语未完,悠悠归梦忽惊残。

心知庭外春霜重,裘压单衾觉晓寒。

(0)
鉴赏

这首诗《春晓》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首句“百舌穿林语未完”,生动地展现了春天里鸟儿们欢快的鸣叫声,仿佛它们在树林间穿梭,留下一串串未尽的话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次句“悠悠归梦忽惊残”,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某个温暖、宁静的地方,但突然被某种原因惊醒,梦中的情景戛然而止。这里运用了“悠悠”二字,既表现了梦境的悠长,也暗示了醒来时的失落与恍惚。

第三句“心知庭外春霜重”,转折到现实世界,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春天虽然已至,但诗人意识到庭院之外可能还残留着冬日的寒冷,即春霜的重。这一句通过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流转的感知。

最后一句“裘压单衾觉晓寒”,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穿着厚重的裘衣,却仍感到清晨的寒意透过单薄的被褥侵袭而来。这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活细微情感的捕捉和表达。

综上所述,《春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季节变换、梦境与现实、温暖与寒冷等多重情感的细腻描绘,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今朝秋气萧瑟不意海棠再开因书二绝期好事者和·其二

露湿燕脂泪脸寒,独将幽恨倚阑干。

精神不比篱边菊,莫把寻常醉眼看。

(0)

沁园春·其二寿李通判

那用招秋,休言推暑,风自薰兮。

问谁解当初,识公来处,月明碧落,旆卷青霓。

千丈长松,起人生意,冻芋寒瓜空满畦。

还堪怪,怪诸公衮衮,我尚凭泥。须教一举崔嵬。

算人世、功名各有梯。

更何须炼鼎,玄霜绛雪,只烦煮茗,水饼冰齑。

紫府多仙,招来满座,公自长生角亢齐。

何曾也,有玉麟行地,老凤梧栖。

(0)

西江月·其二癸巳自寿

底事中秋无月,元来留待今宵。群仙拍手度仙桥。

惊起眠龙夭矫。天上灵槎一度,人间八月江潮。

西兴渡口几魂消。又见潮生月上。

(0)

水调歌头·其一昏发乌江,朝至湖阴,月正午,舟中作

玉女扫天净,雍观掠江宽。

问君何事底急,夜半挟舟还。

三岛眠龙惊觉,万顷明琼碾破,凉月照东南。

碧气正吞吐,满挹漱膺肝。烟篷上,乘云象,噭天关。

人间已梦,我独危坐玩漫汗。

螭殿黄昏未锁,鹤氅翩跹蜚下,共吸酒壶乾。

兴罢吹笙去,风露五更寒。

(0)

汲井溉田民亦劳止歌以相之

短绠长瓶高下飞,老农雨汗红淋漓。

夜来雨意已垂垂,一事不成风又吹。

决破玉龙太清池,满浸万顷碧琉璃。

(0)

蝶恋花·其二

满路梅英飞雪粉。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

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

撷翠揉红何处问。暖入眉峰,已作伤春困。

归路月痕弯一寸。芳心只为东风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