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主要描绘了诗人收到吴姓甥儿赠送的一块灵璧石后的欣喜与感慨。诗人闲居时,收到的众多书信都无法比拟这块石头的独特魅力。他赞赏石头的形状如同窗外远山,既有金石之声,又有温润之质,仿佛将山峰的翠色和流水的洁白浓缩其中。灵璧石的峥嵘之美,让诗人觉得它价值远超金钱,表达了对石头的喜爱。
诗人也分享了自己的爱好,暗示这种对美石的追求并非独有,而是与吴甥有共同的兴趣。他决定将石头带回霅溪边,与旧识共享这份珍藏。在离开之前,诗人反复摩挲,流连忘返,显示出他对这块石头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人与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雅致生活的追求和珍视。
李唐笔。千岁香严手迹。
何人考、年月姓名,惟有坚牢字千百。宣南四立壁。
收得。禅心一箧。
是杨云、宣统二年,手割敦煌万山色。秋风满京国。
叹谏草无功,天黯南北。伤心马角乌头白。
便水远山远,一声去也,燕云如梦万里隔。
剩身外经册。荣德。故山碧。准白发头陀,身傍诸佛。
梵天花雨峨眉宅。只甚日携手,卷中词客。
金光明字,月一片,照净室。
风力与吹垢,海日总明楼。
危阑笼袖无边,景物座中收。
变灭白衣苍狗,寂寞寒山虚牖,心定与天游。
吟望依南斗,吾道讵沧洲。白符芝,碧筒酒,若为酬。
双声笛奏翩然,一鹤此衔筹。
早是夔龙耆旧,况复刘樊嘉耦,仙籍本双修。
佳语持相寿,羲驭伫回辀。
嗟寒雨飘烟,衰兰泫露,故山年晚。
向虚楼倦对,城谯角起,霜林屏展。
坐惜独客悲歌,繁弦倦轸,渐催离宴。
眼底酒须醒,要看人、一舸秋潮如箭。
为想经行地,帆随雁落,梦先湘转。灵均旧日沈怨。
漠漠波尘吹换。
定忆听雨风情,剪镫吟事,人隔吴枫远。
惊飙万叶,黯淡斜阳满。
江城寒食后。倚深尊难浇,酽愁如酒。
梦迹楼台,半柳憔花悴,暗尘春绣。
坐暝层帘,重步影、红香三嗅。
金缕休催,摘索空枝,玉纤冰透。天上瑶华别久。
料抱得秦筝,艳阳弹瘦。
泪雨罗窗,有镜鸾亲见,病云眉岫。
讳说春寒,斟酌到、凭高双袖。
断送梨花空苑,东风认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