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风流玉署仙,并游江左岁华迁。
匡时礼乐南宫藉,抗疏声名北斗悬。
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云烟。
向来珠树和鸣鹤,何日相随五凤边。
文采风流玉署仙,并游江左岁华迁。
匡时礼乐南宫藉,抗疏声名北斗悬。
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云烟。
向来珠树和鸣鹤,何日相随五凤边。
此诗为明代王弘诲所作《送宗伯赵公应召北上二首(其二)》。诗人以“文采风流玉署仙”开篇,将赵公比作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仙人,表达了对赵公才学与品德的高度赞赏。接着,“并游江左岁华迁”,描绘了赵公在江南地区共事的岁月,时光流转,岁月变迁。
“匡时礼乐南宫藉,抗疏声名北斗悬。”这两句进一步赞扬赵公在南宫任职期间,不仅参与匡正时弊、推动礼乐文化的发展,还敢于直言进谏,其名声如北斗般高悬,彰显了赵公的政治勇气与影响力。
“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云烟。”诗人运用自然景象,以生机勃勃的花柳迎接雨露,象征赵公受到的恩泽与欢迎,同时也以江湖与云烟的对比,表达出赵公虽身处高位,但依然保持谦逊与低调的态度。
最后,“向来珠树和鸣鹤,何日相随五凤边。”诗人以珠树和鸣鹤的和谐比喻,预示着赵公与君主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期待未来能与赵公一同飞翔于五凤之边,表达了对赵公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赵公才华、品德及政治作为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洪崖爽气西来,拍肩除是弘农郭。
碧城十二,阑干只在,三层阿阁。
萧史坪空,綵鸾家近,一痕如幕。
羡君身仙骨,乘风归去,试招取,吹笙鹤。
白玉楼成天半。笑王孙,呕心良错。
丹霞漫赏,蛾眉依旧,虎头非昨。
欲鼓云和,幔亭人杳,只馀铃柝。
向章江弹指,几回清浅,起予才觉。
有人窈窕,表灵旗云路。独立幽篁被蘅杜。
杳冥冥、松柏昼晦山阿,憺忘归,采秀折兰带薜。
芳馨结不得,宜笑修容,既见慕兮又含睇。
石荫葛蔓蔓,猿木萧萧,疑然作、夜鸣飘雨。
怨险磊、车乘怅离忧,徒遗我、难留所思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