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尽愁无尽,残钟客思微。
一官沧海远,万里白登围。
越鸟栖初定,燕云信转稀。
枕戈空待晓,无术报宵衣。
岁尽愁无尽,残钟客思微。
一官沧海远,万里白登围。
越鸟栖初定,燕云信转稀。
枕戈空待晓,无术报宵衣。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远方的思念。首句“岁尽愁无尽”,直接点出年末岁尾之际,诗人内心愁苦无边,无法消散。接着,“残钟客思微”一句,通过钟声的余音,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离愁别绪的氛围。诗人身处异乡,每一声钟响都触动着他的思乡之情。
“一官沧海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地位的感慨,仿佛自己如同沧海中的一叶扁舟,渺小而遥远。紧接着的“万里白登围”,则以壮阔的场景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辽远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政治生涯中的艰难与挑战。
“越鸟栖初定,燕云信转稀”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越鸟在岁末初定,似乎也在为新的一年做准备;而燕云信转稀,则暗含了通信不畅,亲人消息难寻的无奈。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枕戈空待晓,无术报宵衣”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枕戈待旦,意味着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或变化,但又感叹于自己没有方法去报答那些在夜晚辛勤工作的人们。这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反思,也蕴含了对社会、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末年初时复杂心情的深刻表达,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府开天策敦儒林,章缝鱼雅欣盍簪。
优游永日夫何事,未必徒耽经史资歌吟。
当时学士数十八,世间争羡登瀛洲而入琳阙。
试问阎家右相传神笔,是中谁果真仙骨。
我闻潜龙勿用子之纲,通易岂必惟京房。
雍容群彦倘陈及,庶其祸弭䦧于墙。
春秋要欲责贤备,我偶为歌申其义。
伯时摹古搆长图,有合阎乎姑且置。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西畴昨夜膏雨足,村村绿树啼布谷。
农夫相唤整锄犁,早起驱牛出茅屋。
土腴牛健耕易深,暖云笼日春阴阴。
斜阳未下终十亩,一卷遗经行自吟。
山妻相敬如宾友,炊黍烹葵馌南亩。
溪边濯足陇头坐,高歌且尽壶中酒。
年来不用忧旱涝,高田宜黍低宜稻。
官租纳足食有馀,社酒鸡豚自相劳。
人言耕夫苦,我道田家好。
但愿五风十雨年谷登,室家团圞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