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照寺分韵得自字》
《惠照寺分韵得自字》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我昨山中居,尝爱林下寺。

每俟风雨休,杖藤辄孤至。

矧玆清郊外,良朋逾三四。

道人晨启关,凉荫散幽地。

坠萼点阶稀,高藤仰空遂。

壁埽唐相题,宇拱金人臂。

山鸟罢啼时,风篁识声自。

畴谓闻见閒,奄忽忘深智。

身世苟无牵,频来坐寒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惠照寺的深情探访与感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居所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愉。诗人通过“杖藤”、“良朋”、“道人”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心灵得以栖息的空间。

首句“我昨山中居,尝爱林下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山中寺庙的喜爱之情,为后续描写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每俟风雨休,杖藤辄孤至”,生动描绘了诗人不畏风雨,独自前往寺庙的坚定与执着,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精神家园的向往。

“矧玆清郊外,良朋逾三四”,进一步渲染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乐趣。在“道人晨启关,凉荫散幽地”的描述中,诗人通过“道人”这一角色,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坠萼点阶稀,高藤仰空遂”两句,以自然景象的细微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接下来,“壁埽唐相题,宇拱金人臂”则通过历史遗迹的描述,引出了对过往与传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

“山鸟罢啼时,风篁识声自”两句,以山鸟与风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最后,“畴谓闻见閒,奄忽忘深智”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超越,以及对内心智慧的追求,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历史与智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送思伯使金陵却回岭南省觐

燕台芳树接吴天,却指乡园路八千。

华省旧知纶綍贵,青云争识世家贤。

庾关晓度梅迎雪,楚岸春生笋入船。

喻蜀未须誇父老,题诗还醉竹林边。

(0)

秋怀·其八

长安旅食岁萧条,金马才人每见招。

一卧云林淹彩笔,几回沾洒望青霄。

玉山琼树风尘隔,庾岭梅花驿路遥。

莫倚甘泉能献赋,衣冠今满紫宸朝。

(0)

刘百魁参军脩贡京师事竣还成都

仗剑堪嗟行路难,春风一骑发长安。

愁心万里悬秦栈,壮志三年走汉冠。

白发自于官序拙,青山不改客途寒。

相知已向文园卧,飞檄无劳父老看。

(0)

朱贞吉孔阳昆玉以予校刻复古编有诗见讯奉答

天禄归来日,谁知四壁空。

技应怜刻鹄,文不悔雕虫。

副墨名山在,馀生雅尚同。

何时捉谈麈,披写对兴公。

(0)

同苏子川欧桢伯访吴化卿姚元白于慈仁寺

二仕逃禅处,人谁访薜萝。

穿林惊雪重,梯阁见山多。

候骑花间并,栖禽竹下过。

云房未寥寂,红烛对清歌。

(0)

同许长史殿卿姚鸿胪元白欧文学桢伯游郑氏园池·其一

何处移觞得,欣逢出郭晴。

林光披雾远,树色入池清。

喜客禽争聒,穿花日递明。

虽然萍水地,携手一交情。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