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退时时学苦吟,人间声利已无心。
水边占得清闲景,雨霁遥峰夜月深。
讲退时时学苦吟,人间声利已无心。
水边占得清闲景,雨霁遥峰夜月深。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自遣三首(其二)》。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讲退时时学苦吟",表达了他在退居讲堂后的闲暇时光里,专注于诗歌创作,享受苦中作乐的学习过程。"人间声利已无心",流露出他对名利的淡泊,表明他已经看破红尘,不再为世间的纷扰所动。
"水边占得清闲景",诗人选择在水边静观自然,享受那份清幽与宁静,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净化。"雨霁遥峰夜月深",描绘了雨后初晴,远处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夜晚的寂静和深远,更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清闲生活的禅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融合的审美情趣。
晴川低回山苍苍,涵烟夹溪千里长。
山腰涧曲细泉响,下激石窦为微潢。
枯梢挽风秋色里,修林落叶随长江。
林疏石露见茅屋,时有小径通微茫。
招提横截翠微上,栏干九曲云飞扬。
自从束书离故乡,脚头青鞋走山梁。
山川悠长日月速,跻攀分寸何能强。
太原高人知我意,请列纨素书沧浪。
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
百年有怀良可哂,还拂长松思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