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已复至,徂暑适云消。
候虫依砌响,梧桐带露飘。
双星限河汉,孤月丽层霄。
歘吸仰灵气,徘徊望斗杓。
独嗟天路永,空悲清夜遥。
南飞有乌鹊,惆怅不成桥。
七夕已复至,徂暑适云消。
候虫依砌响,梧桐带露飘。
双星限河汉,孤月丽层霄。
歘吸仰灵气,徘徊望斗杓。
独嗟天路永,空悲清夜遥。
南飞有乌鹊,惆怅不成桥。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和孤独之情。首联“七夕已复至,徂暑适云消”点出七夕节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宜人。颔联“候虫依砌响,梧桐带露飘”通过虫鸣和露珠滴落梧桐的细节,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
颈联“双星限河汉,孤月丽层霄”聚焦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银河隔断了他们相会,而孤独的月亮高挂天际,增添了寂寥之感。尾联“歘吸仰灵气,徘徊望斗杓”表达了诗人对天路阻隔的无奈,以及对牵牛织女未能相会的深深叹息,他独自仰望星空,期盼着能跨越这漫长的天路。
最后一句“南飞有乌鹊,惆怅不成桥”以乌鹊南飞无法搭成鹊桥的典故,寓言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惆怅,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爱情与亲情难以团聚的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