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逃秦别一家,半檐茅屋背桃花。
乍来此地能成醉,始叹吾生未有涯。
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
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
离乱逃秦别一家,半檐茅屋背桃花。
乍来此地能成醉,始叹吾生未有涯。
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
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访友,置身于一片桃红柳绿、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中,内心情感复杂而细腻。首联“离乱逃秦别一家,半檐茅屋背桃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逃离战乱,与家人分离,独居在简陋茅屋旁桃花盛开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颔联“乍来此地能成醉,始叹吾生未有涯”表达了诗人初到此地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禁沉醉其中,同时感叹人生的无尽和未知,既有对眼前美景的享受,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颈联“江暖渐闻新燕语,日斜空笑晚蜂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江水温暖,新燕呢喃,夕阳西下,晚蜂忙碌,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尾联“青尊若问重游约,只恐浓阴路已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游此地的期待,同时也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可能会变得陌生或改变,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老干浑苔,柔条未萼,几枝零落荒亭。
望空山落日,正笛韵凄清。
自双鹤、高飞去后,亭前三百,雾锁烟横。
到而今都随流水,暗逐浮萍。
辽阳梦返,算逋仙、重到须惊。
念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难赋幽情。
水畔红亭空尔,波荡漾、夜月无声。
但坟前芳草,春风著处还生。
马迹车尘,甚今生、还能到我。
更多少、鸿离鹤怨,浪淘风簸。
酒力不禁归梦觉,鬓丝都是羁愁做。
冷秋心、梁燕北来时,能传么。穷愁恨,眉峰锁。
风尘泪,征衫涴。尽寂寥前事,算来都可。
小句成时看墨浅,新妆竟了怜花妥。
只如今、和影对新蟾,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