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云冥冥溪雨急,长空倒垂溪水立。
凌乱春潮万壑摇,低迷暮霭千林湿。
余生雅有沧洲适,曾拥孤蓬听萧瑟。
梦断红尘二十年,江湖独往兴依然。
偶拈秃笔扫东绢,便觉吴淞落并剪。
金君家住云水乡,朝烟暮雨对林堂。
若为老去厌真迹,翻爱狂夫洒狂墨。
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
溪云冥冥溪雨急,长空倒垂溪水立。
凌乱春潮万壑摇,低迷暮霭千林湿。
余生雅有沧洲适,曾拥孤蓬听萧瑟。
梦断红尘二十年,江湖独往兴依然。
偶拈秃笔扫东绢,便觉吴淞落并剪。
金君家住云水乡,朝烟暮雨对林堂。
若为老去厌真迹,翻爱狂夫洒狂墨。
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题画六首》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溪云冥冥溪雨急”,描绘了溪边云雾缭绕、雨水急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长空倒垂溪水立”,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天空倒映在溪水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
“凌乱春潮万壑摇”一句,通过“凌乱”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春潮涌动、山壑动荡的动态美。而“低迷暮霭千林湿”则以“低迷”和“湿”描绘出傍晚时分,雾气弥漫、林木湿润的静谧景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接下来,“余生雅有沧洲适,曾拥孤蓬听萧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他曾在孤独的舟中,倾听风声、雨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经历使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梦断红尘二十年,江湖独往兴依然”则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尽管经历了二十年的红尘生活,但他的内心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渴望在江湖间自由行走。
最后,“偶拈秃笔扫东绢,便觉吴淞落并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偶然拿起枯笔,在东绢上随意挥洒,却仿佛能感受到吴淞江水的流动,表现出他对艺术创作的敏锐直觉和超凡想象力。
“金君家住云水乡,朝烟暮雨对林堂”则通过描述一位居住在云水之乡的金君,每天面对朝霞暮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若为老去厌真迹,翻爱狂夫洒狂墨”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态度,即使年老,也不满足于传统的技法,反而更欣赏那些充满激情、自由奔放的艺术作品。
“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则是对艺术创作中深奥理解的探讨,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如同在遥远的云烟之中,打开了一面洁白的墙壁,展现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文徵明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顷来法席如师少,老去生涯似此无。
直寄天年谩龟鹤,聊收化日到桑榆。
苍环作抱三台壮,缟带明空一水纡。
时拂东斋坏云衲,更开南粤隐居图。
买山支遁初无费,示疾维摩本不徒。
夜雨龙腥飞别涧,昼烟禽哢落高梧。
斋馀短捉清生麈,坐久柔团暖称蒲。
三乐荣期犹俗物,二毛潘岳信拘儒。
禅林彪虎新眠熟,觉海乌藤旧搅枯。
不学昔人悲唾远,已将兹世脱鱼濡。
西江客袂春风老,吹得归心乱如草。
鲵浪三篙下晚艎,去程不学寒蓬扫。
淮山苍苍淮水长,千里一官归故乡。
举世由来青眼少,孟剩破黛嫫母狂。
缇巾十袭尽燕石,埋蚀太半双明珰。
干霄自是男儿气,遭与不遭真偶尔。
人非田文莫弹铗,世有伯喈须倒屣。
君其行矣重问津,蹀月騊駼宁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