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三》
《刘顗宫苑,退老于庐山石碑庵,顗,陕西人,本进士换武,家有声伎·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肩舆已弃蹑风骓,旧物犹存杨柳枝。

一曲清商近尤好,五陵豪气未全衰。

(0)
注释
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人抬着走。
弃:丢弃,舍弃。
风骓:形容骏马,风驰电掣的马。
旧物:过去的物品。
犹存:仍然存在。
杨柳枝:借指春天或离别之景。
清商:古代音乐中的商调,音调凄清。
近尤好:接近尾声时更显得美妙。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豪贵之地。
豪气:豪放的气概。
未全衰:并未完全消退。
翻译
已经抛弃了肩舆乘坐的快马,旧时物品只剩下杨柳枝。
一曲清冷的商调正接近尾声,五陵豪杰的气势并未完全衰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诗中的“肩舆已弃蹑风骓,旧物犹存杨柳枝”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时代的怀念之情。"一曲清商近尤好,五陵豪气未全衰"则透露出诗人尽管身处晚年,但内心中依然保有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不愿看到英雄气概彻底消逝的哀愁。

苏轼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托心志的艺术境界。这正是苏轼诗词中常见的情操与意象交织的特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七

少时常是出无舆,徒步徐行亦当车。

近日堪嗟随俗变,便无人与也骑驴。

(0)

丰必强母郭氏挽辞

汾阳遗泽渺千春,来配名家德有邻。

蟾窟初看攀桂子,萱堂忽失断机人。

秀眉影属霜缣净,斜日风开丹旐新。

锦轴已闻生命诰,赠黄从此踵松筠。

(0)

和普安郡王桂子

嫦娥屑玉酝旃檀,乞与人间秋后看。

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

西风把酒休催菊,南国行歌不赋兰。

何必秾香千万斛,鼻端须此百忧宽。

(0)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其二

试向黄堂寿我公,庞眉齯齿气冲融。

乌飞会看三松老,鲸饮何辞百榼空。

的皪方瞳曜迟日,扶疏绿鬓受春风。

摩挲铜狄长安道,肉眼它年记此翁。

(0)

杂兴·其二

世间谀佞枉求多,忠实由来曷可磨。

谋寝两淮须仗汲,乱消六馆独由何。

当年乌府心无挠,今日鸾台道不颇。

若也随时效谀佞,岂能功业许巍峨。

(0)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

芝检荧荧金缕黄,拜恩初捧鹊炉香。

花笼丽日晖朱绶,燕啄新泥上画梁。

歌遏行云莺睍睆,舞飘回雪蝶轻狂。

一卮竞祝双椿老,伫看于飞到玉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